無縫鋼管酸洗防鏽加工介紹
利用酸溶液去除鋼鐵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鏽蝕物的方法稱為酸洗✘✘,是清潔金屬表面的一種方法✘✘,通常與預膜一起進行│☁✘☁。現階段採用的酸洗工藝除去不鏽鋼表面厚氧化皮✘✘,使用溫度高✘✘,酸洗時間長✘✘,導致加工成本居高不下;而常溫除氧化皮工藝對除去薄氧化皮效果好✘✘,對厚氧化皮效果不好✘✘,焊接處黑渣基本上除不掉│☁✘☁。針對這種情況✘✘,在總結不鏽鋼前處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採用兩步酸洗綜合處理技術✘✘,出現了不鏽鋼常溫快速酸洗工藝│☁✘☁。該工藝常溫下能快速去除不鏽鋼表面厚氧化皮✘✘,對焊接處黑皮及夾雜物去除效果好✘✘,酸洗處理後表面潔淨光亮✘✘,不易失光褪色✘✘,不泛黃│☁✘☁。
酸洗•₪✘✘:
無縫鋼管酸洗除鏽▩·•│、除氧化皮的方法是工業領域應用較多的方法│☁✘☁。利用酸對氧化物溶解以及腐蝕產生氫氣的機械剝離作用達到除鏽和除氧化皮的目的│☁✘☁。酸洗中使用常見的是鹽酸▩·•│、硫酸▩·•│、磷酸│☁✘☁。硝酸由於在酸洗時產生有-毒的二氧化氮氣體✘✘,一般很少應用│☁✘☁。鹽酸酸洗適合在低溫下使用✘✘,不宜超過45℃✘✘,使用濃度10%~45%✘✘,還應加入適量的酸霧抑制劑為宜│☁✘☁。硫酸在低溫下的酸洗速度很慢✘✘,宜在中溫使用✘✘,溫度50~80℃✘✘,使用濃度10%~25%│☁✘☁。磷酸酸洗的優點是不會產生腐蝕性殘留物(鹽酸▩·•│、硫酸酸洗後或多或少會有少會有Cl-▩·•│、SO42-殘留)✘✘,比較安全✘✘,但磷酸的缺點是成本較高✘✘,酸洗速度較慢✘✘,一般使用濃度10%~40%✘✘,處理溫度可常溫到80℃│☁✘☁。在酸洗工藝中✘✘,採用混合酸也是有效的方法✘✘,如鹽酸-硫酸混合酸✘✘,磷酸-檸檬酸混合酸│☁✘☁。
在酸洗除鏽除氧化皮槽液中✘✘,須加入適量的緩蝕劑│☁✘☁。緩蝕劑的種類多✘✘,選用也比較容易✘✘,它的作用是抑制金屬腐蝕和防止"氫脆"│☁✘☁。但酸洗"氫脆"敏感的工件時✘✘,緩蝕劑的選擇應特別小心✘✘,因為某些緩蝕劑抑制二個氫原子變為氫分子的反應✘✘,即•₪✘✘:2[H]→H2↑✘✘,使金屬表面氫原子的濃度提高✘✘,增強了"氫脆"傾向│☁✘☁。因此須查閱有關腐蝕資料手冊✘✘,或做"氫脆"試驗✘✘,避免選用危險的緩蝕劑│☁✘☁。
表面調整•₪✘✘:
表面調整的目的✘✘,是促使磷化形成晶粒細緻密實的磷化膜✘✘,以及提高磷化速度│☁✘☁。表面調整劑主要有兩類✘✘,一種是酸性表調劑✘✘,如草酸│☁✘☁。另一種是膠體鈦│☁✘☁。兩者的應用都普及✘✘,前者還兼備有除輕鏽(工件執行過程中形成的"水鏽"及"風鏽")的作用│☁✘☁。在磷化前處理工藝中✘✘,是否選用表面調整工序和選用那一種表調劑都是由工藝與磷化膜的要求來決定的│☁✘☁。
一般原則是•₪✘✘:塗漆前打底磷化▩·•│、快速低溫磷化需要表調│☁✘☁。如果工件在進入磷化槽時✘✘,已經二次生鏽✘✘,採用酸性表調✘✘,但酸性表調只適合於≥50℃的中溫磷化│☁✘☁。一般中溫鋅鈣系磷化不表調也行│☁✘☁。
磷化前預處理工藝是•₪✘✘:
除油脂--水洗--酸洗--水洗--中和--表調--磷化
除油除鏽"二合一"--水洗--中和--表調--磷化
除油脂--水洗--表調--磷化
中和一般就是0.2%~1.0%純鹼水溶液│☁✘☁。在有些工藝中對重油脂工件✘✘,還增加預除油脂工序│☁✘☁。